【中時電子報】
日前台大駱明慶教授發表《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結果,說明以甄選偏鄉學生為主的「繁星計畫」,成功降低了台大學生高度集中於台北及新北市的趨勢。研究也同時指出,透過「申請入學」管道入學學生的家戶平均所得比「考試分發」的來得高,且有統計顯著性。針對此現象,作者用了一個蠑螈理由委婉地避開對大學入學制度的全面檢討。
教育部大肆宣揚「繁星計畫」的成功,其另一面的意義是自2000年以來推動的各種多元入學方案,從未真正促進不同地區及低收入家庭的子女進入明星大學就讀,故於2011年啟動「繁星計畫」後,以「繁星計畫」錄取比率做為大學獎助的標準,終於勉強降低台大學生來自高社經地位家庭的趨勢。
台大學生高度集中於高社經地位家庭恰恰是近年各界談論的高教崩壞的表徵。由李遠哲領銜的教改團隊倡議仿效美國廣開大學,並聲稱為了降低學生升學壓力,把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制度移植回台,由上而下地制定各種入學標準及方案,強制各大學採行。現在又要將同樣模式再度複製於十二年國教,以多元入學甚或免試入學方案取代現有制度。
然而實證分析已告訴我們,非考試的入學制度除了針對偏鄉學子的「繁星計畫」外,並無助於增加明星學校生源的多元性。即便因多元入學方案降低了考試的壓力,但卻增加具備才藝、選任社團幹部、志工、考取各種證照或從事國際活動的壓力,這種種不是家長從小有心培養,就是之後花費參加活動補足資歷,再加上準備精美的申請資料又是一筆費用,無一不是在增強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子女進入明星大學的優勢。教育部官員口口聲聲說一試定終身對學生不公平,但非考試的入學方式,造成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子女有較高機率進入明星大學,難道更公平,更符合新政府念茲在茲的轉型正義嗎?
若十二年國教啟動全面免試方案,卻用其他標準代替考試分數,就目前研究結果推測,很有可能未來明星高中的學生又高度集中於高社經地位家庭,造成明星大學與明星高中的世襲現象。
為升學主義苦悶過的我們,如今為人父母,當然衷心希望孩子不要憂煩,但如果以為免除考試,世界就能美好,卻太過一廂情願了。台灣高教乃至國教的崩壞,解方絕不來自五花八門的多元入學方案,而是教育當局解除管制,尤其是國高中能在基本課綱下自行擬定教授科目、課程內容及授課時數,發展學校特色,以此吸引特定性向的學生就讀。可惜的是,從藍朝到綠朝,沒有教育官員願意自宮以成就台灣學子的未來。(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