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逢瑛》當俄羅斯也進入南海

【中時電子報】

中、俄南海聯合軍演「海上協作-2016」於9月12日至19日舉行。這場例行性軍演受到關注,是因兩國在具爭議的南海進行演習。中國傳統在美國、俄羅斯之間是採取隔山觀虎鬥的態度,這次在南海仲裁案之後,因涉及南海主權問題,中國才積極援引俄國軍事力量進入南海。

中國面對美國亞洲再平衡的軍事部署及南海仲裁案的結果,俄羅斯是可尋求支持的唯一有力對象;而俄羅斯在面臨西方經濟制裁時,中國也是唯一有力且最先對俄國經濟進行緩解的國家。對俄羅斯來說,這次中、俄聯合軍演有多重的作用。

首先是聯手制美。俄羅斯「轉向亞洲」的經濟戰略需要安全戰略護航,進入亞洲的關鍵在於中國的態度。當俄羅斯逐漸與日、韓和東協建立多邊的互動關係時,其大國協調地位已具備。此次聯合軍演代表中國接受俄國的協調地位與聯手制美的方向。

二是平衡作用。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特點在於全球布局和區域平衡,南海是中美對峙逐漸升高的熱點區,俄羅斯透過軍售越南和印度維繫在南海的軍事作用。此次軍演也意味著中國接受俄羅斯在南海的平衡角色。

第三是經濟利益。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成長的發動機,倘若南海不穩定,將致使中國「一帶一路」的海上絲路無法發揮作用。亞太安全也是俄羅斯整體國家經濟發展的屏障,俄國支持中國在南海的立場等於是支持自己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這次軍演主要是避免區域軍事衝突的升高,特別是具有冷卻中、美南海衝突的威懾作用。

第四是主權問題。俄羅斯在南海軍演的目的很清楚:不干涉南海領土爭議,而是針對美國霸權而來。中、俄在南海最能夠聯手瓦解美國的士氣,這是因為關乎中國的切身利益。

中、俄南海聯合軍演將壓制美國在南海的獨霸態勢,催生亞太權力重組。在中、美、俄三分天下的趨勢中,東協有不結盟的自保牌和廉價勞工的市場牌。倘若東協倒向具有經濟潛力的「一帶一路」,連接歐亞經濟聯盟的歐亞橋梁,我國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恐無法發揮預期效果。在《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尚未生效之前,我方應恢復與對岸的協商管道,減少兩岸關係真空的風險,以借助中國的風,揚台灣的帆。(作者為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