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不是競賽而是「健康檢查」

【作者:陳芳毓/攝影:賴永祥】

自有大學排名起,就有爭議。有人對排名指標不滿,有人根本反對排名。事實上,排名並非競賽,比較像「健康檢查」,透過比較反映學校的「健康狀況」。

30多年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就開始做美國境內大學排名,「學生畢業及留校率」「大學部學術表現」兩項占比就達44.5%;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則從「教學滿意度」「就業率」等九大指標來評分,做為選校參考,指標也相當多元。

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認為,多數台灣人出國留學,仍會先參考這些學校排名資料。排名雖非選校的唯一條件,但至少能縮小選擇範圍。

到了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第一個國際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隔年英國教育機構QS也跟進。由於排名範圍擴及全球的大學,須採用全球共同標準作評比指標,如論文資料庫,導致論文的重要性被高估。

大學全球化風潮也直掃台灣。2006年教育部提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目標之一是「5年內至少10個研究中心或領域居亞洲一流」。一時間教授全力拚論文,「教學」與「服務」任務被忽略;只要國際排名下滑,社會便罵聲一片,使學界一聽「排名」「論文」便反感。

長期觀察排名變動 才會有意義

負責本次大學排行調查的台大教授黃慕萱坦承,排名有如「瞎子摸象」,評量面向、數據解讀,都難完全客觀。只看單年度排名,意義的確不大;長期觀察排名變動,才能看出學校經營策略,「排名使辦學績效透明化,好壞更清楚。」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也說,許多大學認為「辦學好」就行,「這個『好』字並不應該隨便說說,而是要藉著質量的概念,做出系統性的評比。」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對排名態度保留,但承認過去是大學挑學生,現在是學生選大學,既然排名不可免,「救贖之道,就是從多個角度解讀。」

「排名是辦學重要參考,但須先確認指標符合學校定位,」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舉例,上海交大指標涵蓋諾貝爾得主校友數、《Nature》《Science》等期刊論文數,對醫科大學較有參考性;而QS和泰晤士排名多平均值、也有國際化、產學合作指標,對規模小、做應用研究的台科較有意義。

然而,過去由於資訊不公開,國內大學缺乏全面排名評比參考,選校只能憑印象。陸生聯招會總幹事、南臺科大副校長張鴻德笑說,剛開放陸生來台時,由於缺乏排名參考,陸生間傳聞:「校名有『中華』比較好。」

即便台灣學生,選校也難免憑印象或參考父母的意見。但歷經20年高教升格、退場、整併,「國立、私立、技職」的排名順序已開始鬆動,領先的學校開始落後、平凡的學校長出特色、落後的學校卻默默脫胎換骨……這些細微的改變,都難及時反應,使學校實力被錯估。

廖慶榮以一所南部私立科大與中部的老牌私大為例,父母一定會選大學;事實上校長們都清楚,「這所技職比私大強多了!」

黃榮村提醒,台灣的大學很難自外於國際排名競賽,但要小心忘記自身特色或偏離創校宗旨。《遠見》進行國內大學排名,希望引導大學回歸教育本質,「好的指標,才能引導好的辦學。」

【2016年10月號《遠見雜誌》第3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