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芳毓/攝影:賴永祥】
每逢國際大學排名出爐,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往往在於:台灣的頂尖大學有無擠進百名榜?是否有足夠競爭力與全球知名大學競爭?然而,大學排名究竟代表什麼意義?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評量指標,是否可以代表台灣在地大學的實力? 因此,《遠見》與台大圖書資訊系講座教授黃慕萱合作,參考國際各種大學排名指標與調查方法,歷時八個月,完成「台灣最佳大學排名」。從教學、研究、國際化、產學合作、社會聲望五大面向,內含22項指標,評比各大學表現,完整呈現台灣各大學現況及趨勢。
教育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曾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則說:「無法衡量,就無法管理。」大學排名,是少數橫跨兩個領域的概念之一。
愛與榜樣無法衡量,但做為教育組織,大學需要管理。中世紀時代,「大學」原本只是教會的學習團體,但今日的大學任務多元而複雜,且面臨國際競爭,要募款以補經費不足、要國際化招生、要協助學生就業、還要跟上進步快速的科技與產業界發展……,因此,大學的管理方式也早已不同。
「各類機構定期發表大學排行榜,是社會對高教問責的一種體現,目的在責成檢討改進,回應學生、家長、校友、業界和廣大社會利益攸關者的期盼,」今年被提名為中研院院長人選之一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在新書《高等教育怎麼辦?》中,指出大學評比的意義。
納入在地化指標 完整涵蓋現況及趨勢
因此,《遠見》與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系講座教授黃慕萱合作,參考國際各種大學排名指標與調查方法,歷時八個月,完成「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從教學、研究、國際化、產學合作、社會聲望五大面項、22項指標,評比大學表現,堪稱是台灣首份涵蓋大學重要任務與教研趨勢的排行榜。
22項指標中,其中19項是硬指標。除7項教育部公開數據,另有12項由黃慕萱領導的研究團隊查找、計算、調查,包括從三大中英文論文資料庫、千萬筆資料中,一一爬梳出四萬多位台灣教授去年發表的論文。此外,指標中還有三項分別由《遠見雜誌》編輯部、遠見研究調查中心、藝珂人力資源公司執行的大學聲望調查。
為避免「大者恆大」,22個指標中,有七個人均指標,如「教師平均產學收入」「教師平均論文篇數」,進一步分析產出品質。由於評比範圍包含科技大學,教學與研究比重皆為25%。此外,愈來愈多人將產學合作視為大學的「第三任務」,產學績效占比也列為15%。國際化是高教的重要議題,亦占15%,主觀的社會聲望則占20%。
包括前教育部長黃榮村等人都認同,「黃慕萱是國內相關研究最好的學者之一。」由於為國內評比,故加入中文論文、註冊率等本土重點指標,排名結果可能與國際排名不同。這份國內排名的評比指標,對國內高教發展具正面引導意義,可與國際排名互補。
大型國立大學與醫科大學稱霸前10名
在158所大學中,扣除助理教授級以上師資少於150名的小校,及軍警學校,共有145所學校列入本次評比。
結果發現,前四名依序為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符合「台成清交」既定印象。第五是陽明大學,第六是台灣科技大學,第七為人文社科為主的政治大學,第八是中央,第九、第十則分別為台北醫學大學及長庚大學。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對調查結果表示,國家傾全國資源投入國立大學,「國立、規模大的學校排名就高。設計再多指標,都難抗衡這兩個因素。」
前十名有兩個亮點。台科大進步神速,有與清、交一較高下的態勢。事實上,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排名,台科首度超越清、交、成,高居亞洲第28名,僅次於台大。
「從國際觀點來看,只要是好學校,誰還管是技職?」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認為,升格科大後,台科大得以與國立大學平起平坐,加上原本扎實的產學基礎,很快就開始翻轉。他霸氣地說,台科大學生七成來自高職,學生平均預算也僅台大的七成,「如果預算拉平,我們有把握超越台大。」
另一個亮點是政大。由於社會人文論文產出耗時,使人社型大學在研究的排名屈居下風。即便首屈一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在QS世界大學排名最佳名次亦僅第37。
政大處境類似,沒有工、醫、農科,但在國內外排名,都須與綜合型大學一同評比。在《遠見》排名中,政大在英文論文、產學合作與預算分配等指標也屈居劣勢,「這種排名方式對政大極為不利,」政大校長周行一坦言。但政大畢業生屢次在雇主滿意度名列前茅,社會聲望及國際化排名極佳,教師平均中文論文數更高居第一,在理工與醫科大學夾擊下,仍攻上第七。
無獨有偶,因少子化導致學生出路受限的師大,近年積極發展國際合作與商管課程,也靠教學、國際化與產學推廣收入,站上第12名。
私立大學急起直追,設立醫學院提升排名
公立大學無意外囊括前十名中的八名,但更多驚奇藏在十名外。
11名至30名,公立大學僅進榜八所,其餘皆為私大。其中,逢甲排名第17,是表現最好的綜合型私立大學,超越國立中正大學與台北大學,也贏過北部的輔仁、淡江與東吳。
逢甲在代表專業意見的「校長互評」中高居第八,獲公私立大學校長一致好評。「正派認真、關心教學,有培養出學生的能力,」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觀察,逢甲辦學相當務實。
第14名的台北科技大學,是排名第二高的科技大學。北科在產學推廣收入及社會聲望表現不俗,在《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連年穩坐前五名,本次「校長互評」也拿下第六。
第26名的亞洲大學成立僅16年,是本次入榜最年輕學校。亞大成立之初,便請安藤忠雄興建美術館、請諾貝爾獎大師演講,展現世界級雄心;近年又與中國醫藥大學成立「中亞大學聯盟」,今年更在學校旁蓋起附屬醫院。「雖然累,但我們相信亞大是全國進步最快的大學,」今年剛從中國醫調任亞大醫學暨健康學院院長的李信達說。
中醫大與亞大董事長蔡長海說,兩校學生能互相選課、也鼓勵教授共同研究、連電腦系統都儘量一致,「合併,是長期目標。」亞大校長蔡進發則說,亞大今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第670,目標是進入前500大,屆時就啟動合併。
另個值得注意的是,12所有設有醫學院的大學,包括新成立的亞大、義守皆進入前30名。這是因為醫學院學費高、補助多,社會聲望也好,「大學如果有醫學院,總是能收到最好的學生,學校會變得很不一樣,」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說,集團中有亞東醫院,也正在評估成立醫學院的可行性。
五大面向分項排名
為突顯各校特色,《遠見》再從社會聲望、教學、研究、國際化與產學合作等五項進行排名。
1.社會聲望:成大奪冠,私校逢甲受肯定
社會聲望指標為《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企業最愛研究生」調查,以及由校長互評的「大學聲望調查」。
聲望冠軍是成功大學,也是五大項目中唯一非台大奪冠的項目。成大在歷年《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企業最愛研究生」調查穩坐前三。本次校長互評也高居第二。
成大校長蘇慧貞過去接受訪問時曾表示,成大校風強調務實合作,老師與廠商合作時,會先問「我能幫對方達成什麼?」學生實習時,也會思考「我能為公司貢獻什麼?」故獲得業界高評價。
校長互評的「大學聲望調查」,前10名中,有9所都是國立大學,只有逢甲以黑馬之姿竄出,拿下第八;北醫、中國醫、長庚及亞洲,囊括第13到16名。南臺科技大學則拿下第19,是排名最高的私立技職,超越許多國立大學。
「南臺在趨勢產業很有特色,」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對南臺師生打造的太陽能車,印象深刻。
2.學術TOP5:台、陽明、成、清、中醫大
學術指標有五項:中、英文論文總量與教師平均論文數,教師中院士、國家講座等傑出學者人數。
台大中、英文論文的數量最多,並有70位中研院士與國家講座教授級學者,拿下冠軍。其次是陽明、成大、清大與中醫大。黃慕萱解釋,由於醫學領域論文數量多,使醫學大學不僅論文總量多,人均論文數也高,排名因此占優勢。
台灣近年頻發生論文引用、抄襲爭議;學界常傳出學校為衝排名,高薪挖角論文產量高的教授,或花錢將對方名下論文「掛」在自己學校下,排名如打類固醇般猛然抽高。
「有遊戲,就有規則;有規則,就有人操作規則,」清大校長賀陳弘也曾耳聞這些傳聞。但他認為,頂尖大學重視研究品質,不會只衝論文量。今年QS亞洲大學排名,清大「師均論文發表數」、「論文每篇被引用數」均為全國第一。
3.教學TOP5:台、北醫、成、陽明、長庚
教學指標有四:註冊率、生師比、學生平均預算與總經費。由於醫學大學需要較多昂貴的儀器設備,教學方式也不同於一般學科,故生師比低、學生平均預算高,導致前五名均為醫學院或有醫學院的大學。
其中,第二名的北醫年度經費僅新台幣35億元,不到台大的1/4,但生師比9.9:1,學生平均年度預算高達59萬,均為全國第一;全校註冊率超過九成,也是前10名中最高的學校。
北醫校長閻雲說,近年北醫積極培養新血,增聘許多年輕教師;加上近年與生技業產學合作,每年挹注學校經費破新台幣7億元,也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學生自然願意來就讀碩、博士班。
4.國際化TOP5:台、政、交、淡江、文藻
國際化指標有:國際合著論文比、國際學生比、國際教師比、跨國學位合作數與學生出國交流數。
第一名依舊是台大,「跨國學位合作」及「學生出國交流數」都拿下第一;政大的表現平均,五項指標都在前10名,拿下第二。淡江與文藻都有五個語系以上的外語學院,淡江平均每16位教師便有一位外籍教師,文藻每13位便有一位外籍教師。
外籍生的來源有三:陸生、僑生與一般外國學生。外籍學生比最高的是銘傳,全校2000多位國際生,每9.3個學生就有一位來自國外,其中約1/4是陸生。
較特別的是台科大,本項排名第120,但800多位外籍生中,498位是非陸生、僑生的「純外籍生」,且95%集中在碩、博士班,是外籍碩、博士人數最多的學校。
「不只招外籍生,還要招好的外籍生,」廖慶榮說,台科因無法跟清、交競爭優質研究生,十多年前,教授們便開始去印尼找頂尖大學生來台灣,靠外籍兵團撐起研究能量。這幾年,有教授繞了大半個地球到非洲的衣索匹亞招生,卻遇到美國名校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對方20年前就去了!」外籍人才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5.產學績效TOP5:台、清、成、交、中央
產學績效指標有五:推廣及產學總收入、教授平均推廣及產學收入、產學合著論文數、美國專利數與台灣專利數。
台大教師人數高達2066人,這個項目仍是台大掄元,產學論文數及推廣及產學收入都高居第一,103學年產學收入達65億元,平均每位老師為學校帶進314.4萬元。
清大教師數僅台大1/3,卻有最多美國專利,產學合著論文數也高居第二;與竹科關係密切的交大,美國專利數也名列第二,平均推廣與產學收入313.5萬,以不到1萬元差距緊追台大。
交大副校長陳信宏說,交大多年前開始模仿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出技術、業界出錢,成立研究中心,合作對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研華等,確保研究成果為產業界所用。這幾年,學校投資的新創公司也開始穩定發展,學校股利收入也愈來愈多。
但產學合作並非理工學校的專利,以農立校的中興大學也衝到第六名。校長薛富盛說,近年研發處開始主動彙整政府與民間研究需求,寄給老師,鼓勵申請研究案,使校風逐漸轉向積極。
此外,食安意識高漲,也使中興的農藥殘留、重金屬與土壤檢測服務大受歡迎,「檢測做不完,還要加人做!」薛富盛笑說,這雖無法生產論文,卻是大學應盡的社會責任。
整體而言,這次排名,對落後的學校是警惕,對努力的學校是鼓勵。雖然排名並非唯一指標,但卻是衡量大學表現較客觀的一把尺。
在重視教育的台灣社會中,大學發展一直是國人關注焦點。但少子化衝擊與國際競爭激烈下,大學也必須發展特色,接受挑戰,並走出台灣,積極吸收外籍學生,才能永續經營。
【2016年《遠見》大學排名調查方法說明】
一、本調查以五大面向共22項細項指標進行大學評比,分別為3項社會聲望面向指標、5項學術成就面向指標、4項教學面向指標、5項國際化程度面向指標、以及5項產學績效面向指標。
二、指標計算方式是將每一細項之原始數據,透過T分配轉換為0至100分的標準化數據,再進行權重計算。為方便得知各校相對的位置,五大面向分數及總分亦轉換為0至100分的標準化分數。
三、助理教授以上教師數不到150人的學校,因規模過小,不列入排名。
五大項目、22項細項指標說明
一、社會聲望(3項,20%):
2016年企業最愛大學生得票數(5%)、2016年企業最愛研究生得票數(5%)、2016年大學校長互評得票數(10%)
資料來源:企業最愛大學生得票數由《遠見雜誌》、藝珂人事顧問(調查時間:2015.6.23~8.21)2016年企業最愛研究生得票數由遠見研究調查中心執行(調查時間:2015.12.9~2016.1.6)大學校長互評由《遠見雜誌》編輯部執行(調查時間:2016.8.5~8.20),發出145份問卷,回收99份,填答率68%。
二、學術成就(5項,25%):
2015年每教師平均發表中文論文數(1.7%)、2015年發表中文論文數(3.3%)、2015年每教師平均發表英文論文數(5%)、2015年發表英文論文數(10%)、五項獎項或榮譽人數加總(中研院院士、2015年教育部國家講座、2015年教育部學術獎、2015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5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5%)
資料來源:中文論文取自TCI-HSS資料庫(2016.05.04更新),英文論文取自SCI、SSCI、AHCI資料庫(2016.04.01更新),五項獎項或榮譽人數加總,取自中研院、教育部高教司及科技部統計資料
三、教學(4項,25%):
104學年度全校註冊率(5%)、104學年度生師比(7.5%)、103學年度學生平均預算(學校總經費/全校學生數)(5%)、103學年度學校總經費(7.5%)
資料來源: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四、國際化程度(5項,15%):
2015年國際合著論文數比例(5%)、104學年度國際學生數比例(2.5%)、104學年度外籍教師數比例(2.5%)、103學年度跨國學位合作校數(2.5%)、103學年度本國學生出國進修交流數(2.5%)
資料來源:2015年國際合著論文數取自SCI、SSCI、AHCI資料庫(2016.04.01更新),國際學生、外籍教師、跨國學位合作及本國學生出國進修資料,取自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五、產學績效(5項,15%):
103學年度的推廣及產學收入(2.5%)、教師平均推廣產學收入(2.5%)、2015年產學合著論文數(5%)、2015年美國核准發明專利數(3%)、2015年台灣核准發明專利數(2%)
資料來源:推廣及產學收入、教師平均推廣產學收入,資料取自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產學合作論文數取自SCI、SSCI、AHCI資料庫(2016.04.01更新),2015年美國及台灣核准發明專利數取自USPTO及TIPO專利資料庫
【2016年10月號《遠見雜誌》第3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