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作者胡逢瑛】
自杜特蒂訪問中國之後,相當於正式宣告不再願意扮演中美南海爭議中的出頭鳥,這也是杜特蒂的一石二鳥: 把中美矛盾推回當事國,菲國還可以獲得中國經濟援助的機會,給國內改革充裕的外部空間。美國不是南海島嶼主權的聲索方,未來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美國自身也面臨調整亞太政策的迫切性。10月20日,習近平與杜特蒂簽署了十三項雙邊合作協議,算是為兩國經貿關係開啟了合作大門。杜特蒂聲稱要與中俄結盟力抗全世界,儘管聽起來仍然不切實際,不過確實也反映了菲國外交新思維的轉變。
美國在「阿拉伯之春」之後的國際形象日益受到質疑。現在美國仍試圖以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把歐盟持續困住,讓歐盟的獨立外交遭到嚴重挫折。在亞太地區,美國又要以南海仲裁案把東南亞諸國困住,再催生冷戰再現,以保持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俄羅斯輿論反制
俄羅斯作為美國聲稱的主要威脅,美國以打擊普京作為瓦解俄羅斯的首要目標,這個工作從顏色革命到媒體輿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俄羅斯建立了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T)成功打進國際輿論市場,現在也開始遭到西方國家的圍堵,還有調查俄羅斯記者和驅逐記者的事件。西方自身顯然也就是限制新聞自由,兩套衡量標準顯示從來就是為自己的利益量身訂做的原則。讓人感到西方這把新聞自由的尺永遠由自己掌握,讓其他國家動彈不得,而且動輒得咎。
俄羅斯的外宣系統進入西方與阿拉伯世界之後,RT開始轉向在國內進行重組,把今日俄羅斯的全球化經驗打造成為國家的媒體總平台,以RT作為國際通訊社領導核心,將原有的國家媒體整併,整合國內外新聞資源,以傳遞俄羅斯觀點,說俄羅斯自己的故事給本國人和外國人同時聽。今日俄羅斯國家通訊社有強大的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和中文的傳播體系,這樣打開了俄羅斯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溝通基礎。RT重點不在改變西方,而在於團結內部,並爭取國際朋友。
俄羅斯的外宣系統就是要關心西方媒體焦點之外的非主流的意見,這樣自然贏得許多國家非主流團體的重視,特別在阿拉伯世界與拉丁美洲。許多發展中的國家也願意與RT進行合作與報導,就連杜特蒂也透過RT的管道,傳達訪問莫斯科的願望。俄羅斯的輿論反制不在於改變根深蒂固的西方意識形態,而在於團結俄羅斯內部。RT在俄羅斯不但成為媒體國際化的最佳成果,同時也帶動俄羅斯記者國際化的能力。俄羅斯記者親赴前線與全球報導的專業能力越來越強,使得俄羅斯的媒體可以獨立於西方世界觀之外,表達符合俄羅斯價值特點的意見。
強人普京是剛柔並濟
俄羅斯總統普京被視為強人,是因為他剛柔並濟,可以親赴前線戰場向戰士精神喊話,不畏危險;同時他可以深入人群,傾聽受難民眾的陳請後果決解決問題,展現悲天憫人的情懷。他的媒體形象許多是俄羅斯民眾需要看見的並且想看見的。一個總統可以開戰鬥機到前線並且準確發射導彈命中標靶,都是要證明總統有指揮作戰的能力。普京展現的上天下海都是強調他好學且勤政的執政能力。這些都是很直接感官的媒體訊號,因為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遭遇的大災難太多了。普京是柔道高手,在他的處世哲學當中充滿剛柔並濟的手法,他的身段非常柔軟,他的決策又是非常果斷。他在情報單位工作的經驗,在俄羅斯的經驗都被視為愛國和智慧的人格特質。普京經常把他的真誠直白帶進國際社會,讓西方政客們大為驚訝,因為這些高高在上的西方政治人物喜歡玩弄權力與政治遊戲,把自家的政治學當作全球不同文化的唯一標準,樂於掌控其他國家的生殺大權,遇到俄羅斯這號領導人掌握情報,如同把自己赤裸放在這個人的面前而感到極不自在。
因此在西方眼中的的普京卻是一位十足負面形象的人物。如果普京真是如西方描述的那樣,俄羅斯的人民不會饒過他的。俄羅斯人民如同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有他們自己對於國家領導人的認識和理解。俄羅斯打壓媒體?那是西方一相情願的看法與說詞。美國曾經如何站在所謂的人權的高度支持車臣打內戰,造成俄羅斯內部陷入全國恐怖活動的災難,看看劇院人質事件和別斯蘭人質事件的悲劇。曾經陷入鬼城的格洛茲尼現在成為現代化的城市,蓋了全歐最大的清真寺,車臣人安居樂業過著自己傳統回教的信仰生活。如果按照美國的作法,俄羅斯現在大概還是處於內戰的血腥當中。俄羅斯有180多個民族,民族融合對於一個國家的安全絕對是首要的概念。
如今美國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再次如法炮製,這種內戰痛苦的經驗當前只有俄羅斯成功擺脫內戰重建並且真正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情。當俄羅斯政府軍打贏第二次車臣戰爭時,車臣政府軍向普京請求釋放曾經參加反叛軍的7000名戰犯,普京同意了。被釋放的車臣士兵高喊:普京總統,我們和您以及所有人民在一起,我們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如今,美國在敘利亞支持反叛軍的行動已經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卻要把責任推給去年才參加半年空襲的俄羅斯,美國的指責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合。美國所有指責阿塞德的理由都是為了給支持反叛軍一個入侵的理由,造成內戰卻要政府軍和俄羅斯全部來負責,這種混淆視聽且不負責任的做法,在西方媒體強大的渲染之下,只能造成國際社會越來越撕裂,美國試圖在撕裂的國際社會中繼續保持冷戰的優勢。海珊死了都沒有發現核武,可是美國已經打了伊拉克戰爭,簡直栽贓不顧人命,高喊民主正義卻是發動駭人的戰爭。不過美國試圖這樣維持冷戰的優勢是建立在國際社會撕裂的基礎上,真太過於自私且傲慢。
中菲緩頰緊迫台灣
美國對於兩岸和平的作用不可言喻,不過,隨著中國的崛起與兩岸的交流,美國在兩岸中的作用也隨之降低。現在蔡英文總統的力抗中國壓力說讓美國回來坐鎮有了理由。不過,蔡總統沒有完全與對岸撕破臉,儘管獨派的政客登上了前台,這也有可能只是蔡總統提供他們意見表達和政治表演的舞台,關鍵還在於台灣民意的走向。當兩岸政府溝通機制停擺之際,這時候美國的軍售作用就開始發酵了。到底是美國配合台灣或是台灣配合美國?不論是理應外合或是純屬巧合,都不能迴避維護國家領土安全的最關鍵條件:就是創造和平。倘若美國透過軍售要把戰略部署到台灣,在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平衡兩岸之際,台灣在中美鬥爭中就如同成為了輿論砲灰一樣。喬治亞和烏克蘭都是前車之鑑。相信台灣政府應該有所警惕。
「阿拉伯之春」使北非中東爆發內戰,引起外部軍事的介入。台灣雖然看不到內戰的痕跡,但是有族群撕裂的傷痕,這也就會容易引起內部激烈的意見衝突。作為人民會期待有能力的執政者友善處理族群分裂並且促進融合,如果執政當局無法調和,還願意看到這樣的輿論鬥爭,就等於造成外部政治勢力的介入。國家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更是沒有自我伸張的一天。不過,在蔡總統似乎心中自有分寸,提供了不同色彩的人物盡情揮灑自己的政治意識型態的平台和空間。
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受到質疑
菲律賓轉向不是拋棄美國,而是務實地看待中美對立而菲國犧牲的後果。杜特蒂剛上任,他會決定不要再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作為代價,這是他執政的自然使命。
杜特蒂上任面臨的是毒梟、貧困、基礎建設落後以及反叛軍衝突的一系列內政嚴峻的問題。南海爭議顯然不是最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還夠強大。美菲聯盟是安全保障,但是菲律賓不要聯合演習就是讓美國老大哥理解,對抗中國請另循途徑,以此訪中的行動作為未來新任美國總統參考的依據。
敘利亞和俄羅斯關係非常密切,不論從軍事合作或是從兩國人民的聯姻交流,還是從國家安全戰略利益的一致性來看,俄羅斯必須堅持在敘利亞保全阿塞德政權的立場,再謀求反對派與阿塞德坐在一起談判。現在俄羅斯準備在敘利亞塔爾圖斯常駐,作為無限期的海軍基地,在地中海有了一席之地,以建立土耳其流天然氣管線以及恢復雙邊經貿合作關係緩和了與土耳其的關係,也作為俄土關係的安全保障。這項付出的挑戰也是美國逼出來的。烏克蘭政變之後,俄羅斯很快地拿回克里米亞,完全掌握了黑海艦隊以控制黑海地區,這也是美國逼出來的戰略擴張。現在俄羅斯的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可以隨時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巡航。
現在中菲關係獲得緩和,中國在黃岩島的地位穩固,直逼菲律賓國土安全,菲律賓只好自求多福,把南海仲裁案的氣焰吞了回去,反正杜特蒂上任之後可以改變前朝敵視中國的策略,也不可能單獨靠美國撐腰,因為美國會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調整對中國的政策。國共第十一屆和平論壇即將召開,這是國民黨在野的重要兩岸溝通機制。這不可避免引發國民黨內部路線之爭,國民黨要重返執政道路依然渺茫。但是兩岸和平是需要的,也是國際和國人投資的信心指標來源。如何打造團結且包容的台灣社會,修復這條道路依然備極艱辛。
杜特蒂其實沒有違背民意,他不會離開美國的羽翼,與其說在大國之間玩弄兩面說法,或許大國更願意看到小國俯首稱臣。杜特蒂出訪中國,不顧美國的批評,在國際輿論中拔高了菲律賓的國際地位,他將可以保護自己的國家免於陷入外交動盪的最高利益。台灣政府代表台灣人民的利益,不是一黨或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利益。台灣的利益與美國的利益並不始終一致,因為當前兩岸關係仍是台灣經貿的最大依賴,要如何讓台灣放棄現在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或許某種程度也顯示當前蔡英文總統某種思維,就是讓各種意識形態進行台前的較量,最後由民意來決定未來國家的方向,因為蔡總統更緊迫當務之急是需要著手解決更重要的國家內政治理問題,意識形態鬥爭就讓那些政客自己操弄吧,人民的眼睛總是會看見那些操弄的背後。(作者為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