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重新定義明日人才

【天下雜誌610期/作者朱致宜】

台灣需要全新的數位人才,教育體制首當其衝。當公司帳冊「無紙化」,會計師上哪去查帳?當紡織製造一機搞定,服裝設計師如何向機器溝通時尚理念?當消費者埋頭滑向社群媒體,行銷企劃如何理解市場動向?系所、師資、入學方式的革命鐘聲已敲響,跨領域學習、寫程式納必修、開放業師等做法,在全台大專院校百花齊放。

一股矛盾的力量,催促著革命鐘聲響起。

一○四資訊科技的「二○一六科技風雲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國內資訊人才缺口達五.四萬人,其中,軟體工程師佔了一半職缺,較兩年前增加四九%。為了因應缺工潮,其中七成職缺歡迎工作經驗三年以下的年輕人。

另一個矛盾的數字:青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二○一五年,十五至二十九歲的失業率達八.七%,是整體失業率的二.三倍。

《天下》訪問台灣一流網路業者,KKbox、文創商品購物網站Pinkoi、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的創辦人,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台灣年輕人的能力都滿好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企業找不到年輕員工,年輕人也找不到工作?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年輕世代是有創意、國際化、追求質感的,但是缺乏傳統產業的經驗,造成了人力供需不平衡,「矛盾點在於世代要整合、產業要整合。」

「這十幾年的教育體系,把學生塑造成一個傳統製造業需要的人才,隨著產業更迭,我們需要新的網路人才,但教育體系卻還來不及改,」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更直指,問題出在教育體制。

我們被系所綁架了!

政府已開始正視僵化體制帶來的人才限制。「大學與技職院校有一二八萬個學生,怎麼會沒有人才?」電機系教授出身、曾任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接受《天下》專訪時說道。他認為,人才一定有,學制僵化才是元凶。

「我們被系所綁架了,」陳良基分析:無論用哪一種管道入學,孩子們就是挑一個熱門大學、熱門系所,入學前未必了解全貌。進來以後才發現,零零總總的不符期待。但各系所數十年來不改招生人數、不換系所名稱,不與社會脈動做連結,穩穩固固地定在那兒,做一場百年教育。

「高等教育其實很病態,」林之晨說,教育體制要求一個十八歲的小孩,決定未來四年甚至終其一生影響職涯的科系。四年後哪個產業最紅?專家都未必能回答的問題,讓孩子去選擇卻沒有太多重來的機會。

簡立峰同意這個看法,「我們的分系制度太垂直,沒辦法跟著時代演進走,」他說,新興產業都是從舊有的學門中,創造整合出來,但台灣被自己的專業困住,只要是整合性產業,就是對台灣不利。

現在最夯的金融科技(FinTech),所需的人才不僅僅是金融系畢業,若有資工、資管背景,互相結合才跟得上。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郭大維就說,「現在的教育體制,沒辦法產生現在產業要的專業人才。這些專業人才都需要跨領域。」他主張,應該打破現在系所間的壁壘。

很多老師的腦袋,都不是數位做的
最務實也最快速的做法,就是打破「不能轉換系所」的規定。更容易轉系、更容易輔系、更容易雙主修。不過,僵制的學制也衍生出其他障礙,師資就是很大問題。

「學生想要學現在最紅的科技,反應速度甚至會比老師還快,」台大資管系助理教授孔令傑說,「包含我在內,很多老師的腦袋都不是數位做的,」要既有的老師來講跨領域新課程,大學教育一定會落後,因為做老師的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學校需要一定的自由度,來聘請更多業師,」他說。

陳良基參訪澳洲八所頂尖大學,其中墨爾本大學理學院就針對學制做了大翻轉。大一學生讀的「系」概念很模糊,但是最後畢業時拿到的證書,多達三十幾個主修學位。學生可以在其中跨領域學習。

「我們很擔心,再不做就來不及了,」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科長藍曼琪說,四、五年前推動得很吃力,這一、兩年,教育界猛然發現外頭船堅砲利,也終於開始啟動。

要翻轉整個系統,得先找到槓桿點,台大或許正扮演這個角色。今年,台大資管系開了一門「商管程式設計」,修課人數上限一百名,初選時擠進了六四○位學生,八成是商管學院,兩成是文學院。

這門課有兩個特色:第一,兩位不同專長的老師一起開課,一個專長產業背景、一個強調金融知識。

第二,這門課不教大數據分析軟體、不教寫app,只教你搞懂工程師到底都在做什麼?程式為什麼會動?也是其中一名開課教授的孔令傑說,「我們希望協助商管人可以多了解工程師在想什麼,」上完這門課,學生不會變成厲害的工程師,但會知道畢業後四十年的職場生涯中,新科技會以什麼方式不斷更迭。

「其實學校整合是最關鍵,學生跟著課程走,過個三、四年就培養了新興產業人才了,」簡立峰說。

程式邏輯 跟國、英、數一樣是基本能力
陳良基提出具體目標,明年起,全台大學畢業生,有一半具備程式設計的能力。他認為,程式教育是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現在大學的通識課程,往往以博雅課程、全人教育為主。

「文法商也應該要學程式,」郭大維說,資訊基礎能力是現代基本能力。這並不是要文法商學生都改行當工程師或變成駭客,而是有兩個目的: 第一,是基本簡單程式的操作,自己可以打造自身領域可應用的簡單數位工具。比如,元智大學中文系有app課程,同時也開設數位編輯課程、製作畢業作品,雖然跟傳統中文系課程大相逕庭,修課學生還是擠滿電腦教室。

第二種則是,學會數據思惟。「數位經濟時代,所有發想跟創意都要透過數據進行,從數據看到內幕、理解消費者行為、找到更多改善的空間,」林之晨補充,數據思惟是當今數位人才的重要能力。

林之晨贊成推廣程式課。「即便你不是實際寫程式的工程師,而是產品經理、行銷人員,但你有程式基礎,你會懂得怎麼與工程部門互動,」他說。

展演空間Legacy已推動音樂會直播兩年,總經理馬天宗說,數位經濟帶來新的人機介面,需要更多具備程式邏輯概念的人,來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頂尖人才培養方面,陳良基對軟體人才的高等教育頗具信心,「教授自己會跟著前端技術一直跑。」比如人工智慧,在大學內的研究已經默默前進十年了,才慢慢滲透到各行各業,比如到了銀行業,就生出了一朵名為FinTech的花。

「放眼台政清交,我們的師資放到全亞洲來比,一點也不遜色,」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部總監潘天佑說。他認為,台灣頂尖軟體人才的可惜之處在,產學合作的業界軟體公司不夠強。

現在,走在數位經濟最前端的新創企業已開始拋磚引玉。人工智慧跨螢幕行銷技術供應商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就提供台大一筆獎學金,贊助學生出國參加人工智慧國際研討會。畢業自史丹佛大學的沛星互動科技營運長李婉菱說,「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台灣這些優秀的學生,沒有特別多機會站上世界舞台跟同樣優秀的人切磋交流。」

同時,台大也願意借調資工系副教授林軒田,至沛星擔任首席科學家,是大專院校與新創公司合作的全國首例。

為了培養數位經濟時代的新人才,高等教育大變革雖是迫在眉睫,卻不是一蹴可幾之事。或許腳步慢了,但所幸革命的火種已點燃,只等政策完備,便是風起燎原。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