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血漿再應用 元智研究造血幹細胞10天增百倍

【聯合報/記者洪欣慈/台北報導】 

姚少凌

許多家長會幫孩子保留臍帶血,因臍帶血內含有造血幹細胞,多一份保障也能應用於臨床醫療,但臍帶血現面臨內能取得的造血幹細胞數量過少困境,難以深入研究。元智大學化材系副教授姚少凌找到方法、將臍帶血血漿「廢土變黃金」,造血幹細胞10天可增加百倍,成果獲去年科技部產學成果簡報特優獎。

姚少凌解釋,造血幹細胞有自我更新、快速生長、分化成為各種成熟血液細胞的能力,目前全球每年約有7萬多個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能夠治療白血病、黏多醣症等血液疾病,以及癌症化療後造血與免疫系統再生,是對臨床治療非常重要的細胞。

不過,臍帶血內雖有造血幹細胞,但數量太少,不少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透過體外增殖培養,增加造血幹細胞數量。

姚少凌說,目前最主要的培養方法,是透過添加異種動物血清,但異種動物血清生產與使用一直有倫理爭議和使用限制,且恐有動物、人類疾病互傳疑慮,如何開發出異種動物血清的取代物,是目前科學界重要課題。

姚少凌透過研究,開發出「造血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在2014年獲得美國專利。之後進一步運用過去被視為廢棄物的臍帶血血漿,透過特殊處理製備成血小板濃厚血漿,在適當活化劑存在下,可以激活血小板、釋放多種生長因子,具有替代異種動物血清的潛力。

姚少凌說,血小板除了凝血功能外,還有一個功能是「倉庫」,儲存許多生長因子,他的研究找到方法,「將這些儲存的生長因子釋放」。目前已與業界合作,積極開發、應用於市面。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