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一位兼具產業及學術高階主管身分的資深教授就說:在產業界,努力並不保證能獲利,獲利有時候是運氣。那麼,理論何用? 「管理是什麼?」、「為什麼要管理?」及「這該怎麼管?」、「該怎麼管最好?」唸過MBA的人應該都聽過,前二者是理論(想探究What & Why),是學者重視的;後二者是實務(亟欲尋求How to & Cost-benefit),為工商業經常面臨的問題。理論說明現象,現象產生理論,兩者理論上應該相輔相成。
2016年,國際商管學院認證(AACSB)公布了一項名為「Business Education Jam(商管教育僵化)」的調查結果,探討企業主及學界主管對於商管教育的滿意度。調查發現,96%的學界主管認為商管教育相當有效用,但只有33%企業主覺得商管教育符合業界需要。進一步分析當中差異,主要原因在學用落差(Skills gap)、創業(entrepreneur)、商業道德(business ethics)、贊助資金(Funding)及品質(Quality)
等面向上。
在台灣學過企管的人,都應該聽說過「五管」。管理一家公司需要管生產、管銷售、管人力資源、管研發、管財務,這是流行了數十年的學術架構。隨著科技進步,後來有管物料、管網路、管數據、管電子商務…,甚至特定行業的管理,像是餐飲管理、旅遊管理、金融…等,至今有大數據、物聯網…等議題,傳統的架構似乎不再夠用,甚至在金融風暴及不景氣時,管理理論的有效性(有用性)備受質疑。
華文商管認證(ACCSB)主管認為:五管是MBA的基礎,缺一不可,缺了便成為MS (Master of Science)。所以架構是硬鐵板,不可更改。但管理大師許士軍教授認為:MBA是實務導向,不是研究理論。實務問題才是MBA應該探討的範疇,不是嗎?不過,研究理論的教授為什麼可以解決業界日益變化,又經常是十萬火急的實務問題呢?而那些成名的企業家,哪些成功背後有理論應用的影子?
一位兼具產業及學術高階主管身分的資深教授就說:在產業界,努力並不保證能獲利,獲利有時候是運氣。那麼,理論何用?
有一位在商管學術圈子待了一陣子的助理教授,懷抱理想轉到創投界,看能不能闖出一番成績。他說:到了業界,某家公司的人事問題,某家公司的物料問題,某家產品的規劃,該怎麼投?怎麼管?這下發現,理論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眼前問題。他認為在產業界,理論權重三成、實務則為七成。
而到學校念EMBA、DBA學位的高階主管,又是為什麼要經過學術上的訓練?一位來台的美國教授說:這些人大多是為了一紙文憑,證明自己的能力(與智商)。他話中帶話,透露理論的實用性的確是有問題的。這位教授進一步提出:如果MBA所學無法解決當前的實務管理問題,那麼,誰該負責任?
誰該為理論的實用價值負責?當然是學校的教授們,不是嗎?
那學校發生了什麼問題?
我們先撇開「廣設大學」及「少子化」,單純就造成「學用落差」的學校環境談起。學校是非常零散的組織系統,資源分散、勞逸不均、賞罰不公、欠缺效率,但卻又有共同「期刊論文」的績效指標,進而產生高度相似的組織行為。不幸地,愛因斯坦說:大多的研究只穿透薄板子(容易發表),厚的沒人做(艱難問題的突破),點出必要之惡的績效指標,也有其惡中之惡。
太多學校組織的設計,主管一任幾年,得續一任,服務時間不長,積極改革的人往往得罪同事,下一任主管再改回來,運作上,猶如大廈管委會。秘書又比主管待得久,清楚圈內流程,無心管校外發生的事情,久而久之,也欠缺改變動力。 唯一不變的是:學校擔憂生源及財源;學生擔心文憑及就業;教授擔心升等、生存的「恐怖制衡現象」。
某位教育部的高階主管引用倚天屠龍記的一句話勉勵年輕教授們:「兩頭(升等、金錢)俱截斷,一劍倚天寒」。如果,他/她願意不出人頭地的話。 從管理科學泰斗泰勒(Frederick Taylor)在洛克斐勒工廠拆解工人作業流程(1894年),發表12項管理原則(1911年)至今,早已超過百年。當中流行過許多因應時勢的管理研究主題,從全面品質管理、知識管理、創新管理、大數據、物聯網,走到今天,已愈來愈跳脫原本「五管」框架,流行的週期愈來愈短,也看不出前後脈絡,只知道今天這些流行終究會成為過去,明天還有新名詞被學界大老或大企業提出來。但是,「理論來不及建立;脈絡來不及鋪陳」依舊。
我們該改變了,然而,該改到哪裡去?許士軍教授說:學校的問題不外乎「升等」及「生源」。很遺憾的,這兩個問題是實務,不是理論,所以沒人作研究。在學校欠缺「生源」、「財源」的今天,如果政府無能力100%供養,那麼,我們不如先問一問將來願意付錢的人要什麼吧! (本文作者謝志宏為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班主任;弗瑞德Fred Young Phillips,為元智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