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師生共同創作 聲音裝置翻轉想像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藝同「發聲共鳴」元智大學校園戶外音樂裝置展,今年特別邀請香港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曾慶豪來台指導為期一周的聲音裝置工作營,讓港大隨行學生與元智藝設系教授蔡承原指導的一年級及三年級學生相互學習砌磋,共同進行聲音裝置創作並展出,透過簡單的互動操作,翻轉對聲音的思維與想像。

元智大學表示,這次共展出5件作品,其中作品「聲聲築」是由香港大學學生胡皓嵐及元智藝設系學生共同創作。他們將竹子紮成踏板,並將竹子切成風鈴的擴音管,利用竹子與風鈴碰撞,發出最自然聲音。元智藝設系學生龍亭君表示,作品置放於元智大學的人流主要通道,是學生上下課必經之路,「將通道變成樂器,學生行經通道時就能演奏樂器,產生有大自然與人類的共鳴聲。」

作品「鏈接」,是由香港大學學生吳宜恩及元智藝設系學生所創作;元智藝設系學生陳虹諭說,他們的設計是由學生快速與無交集的流動為發想,利用大型裝置將手套懸掛其中,手套會由不同程度的空氣流動而產生出不同的聲響。藉由此裝置讓人與人、人與空間、人與風產生連結與互動。

作品「縈」是由香港大學學生浜本七夢及元智藝設系學生所共同創作,以水管為主要材質;元智藝設系學生賴麒羽表示,透過水管讓聲音反射的性質,在一邊的開口處設計彈奏的表面,透過節流閥的調整,讓聽聲音這件事,變得很有趣味性。 

藝設系
作品「縈」是由香港大學學生浜本七夢及元智藝設系學生所共同創作。圖/元智大學提供

藝設
「鏈接」是由香港大學學生吳宜恩及元智藝設系學生所共同創作。圖/元智大學提供

藝設
作品「聲聲築」是由香港大學學生胡皓嵐及元智藝設系學生所共同創作。圖/元智大學提供

【2017/03/21】